- 2025年05月10日
- 星期六

第三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近日在安徽合肥举行。科交会连通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,超千亿元对接金额的亮眼数据,不仅刷新了前两届科交会的签约金额纪录,更折射出中国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盆景”跨向“产业生态林”的巨大潜力。

这项研究由总部位于东京的 Astamuse 公司进行,分析了 2013 年至 2022 年间,氢能领域共约 18 万项专利,涵盖生产、储存、运输与供应、安全管理和应用五大环节,并根据专利的可行性、法律保护期等因素进行了评分。

(图片来源:摄图网)近日,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论坛上,详细介绍了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落地节奏预判。李文广表示,2025年高速L3将在几个城市进行试点商用,到2026年有望实现更大范围的规模商用。城区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在稳步推进。2025年将开展试点项目,2026年推进试点商用,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城区L4级别的规模化商用。

1.中美 AI 发展路径差异中国以“工业级实用主义”推动 AI 与实体经济共振,2024 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突破 7000亿元,在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等领域形成全球最大应用试验场;美国则延续“实验室精英主义”,凭借硅谷数十年的技术积淀,在通用 AI 与底层架构上构筑壁垒——当 OpenAI利用 GPT-4 推动通用人工智能(AGI)技术的发展时,中国的工程师正将 AI 质检系统应用于富士康的 iPhone 生产线,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,将产品缺陷率从 2%降低至 0.3%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