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俄乌冲突,俄军换成解放军啥结果?美专家:3天内就能击败乌军

按照美国人的分析,中国军队已经形成“发现即摧毁”作战闭环,在俄乌战场,俄军平均需要8小时完成目标识别到火力打击的决策周期,而中国数字化部队通过北斗导航、量子通信与AI算法,已将该流程压缩至30秒。这种代差不仅体现在速度层面,更在于全域战场感知能力,当乌军还在依赖北约提供的星链数据时,解放军的炮弹已经砸到乌军阵地上了。而乌军的火炮只要一开火,不到30秒,就会被解放军发现和摧毁。

按照美国人的分析,中国军队已经形成“发现即摧毁”作战闭环,在俄乌战场,俄军平均需要8小时完成目标识别到火力打击的决策周期,而中国数字化部队通过北斗导航、量子通信与AI算法,已将该流程压缩至30秒。这种代差不仅体现在速度层面,更在于全域战场感知能力,当乌军还在依赖北约提供的星链数据时,解放军的炮弹已经砸到乌军阵地上了。而乌军的火炮只要一开火,不到30秒,就会被解放军发现和摧毁。

俄乌冲突,俄军换成解放军啥结果?美专家:3天内就能击败乌军

在指挥层面上,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,经常因通讯中断导致指挥混乱,面对乌军的电磁干扰,俄军的撤退命令甚至都无法同时送到前线,导致许多部队被“遗弃”在乌军包围之中。解放军自然不会甘心当被干扰的对象,而是习惯主动发起电子战,打乱敌人的指挥链。即便是遭到电子干扰,解放军的战场指挥系统,在承受40%的损毁情况下,仍可以做到90%的作战效率。

几年前,央视新闻节目《朝闻天下》就曾公开过中国陆军数字化单兵作战装备,及配套的旅、合成营一级指挥控制系统。通过这套系统,指挥机关可以像使用“微信”一样向前线作战单位,甚至单兵发送指令。而且,可以做到单兵位置实时定位。这边俄军在一些战场,传递命令需要派传令兵相差得不止一点!基本可以说是代差!

俄乌冲突,俄军换成解放军啥结果?美专家:3天内就能击败乌军

展开全文

打仗,打的就是后勤,在后勤上,解放军更是无敌一般的存在!得益于强大的工业和供应链整合能力,中国军工体系可以爆发出无法想象的产能,完全不用像俄军一样,不得不向朝鲜求购炮弹,俄军的弹道导弹甚至只能攒一波再发射。军工厂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,这次印巴冲突大放异彩的PL15导弹,工厂已经实现24小时无人化全自动生产,很难想象普通的炮弹,巡航导弹的产能到底有多恐怖!

更致命的是“精准后勤”体系的建立。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溯每发炮弹的库存位置、通过边缘计算预判每个作战单元的消耗曲线,中国军队实现“无人机送餐式”补给。当俄军士兵还在拆洗衣机芯片维修坦克时,中国数字化单兵已能实时监测装备状态并自动申领配件。

按照这样的实力,推演战争过程,大致如下:0 – 6小时:东风 – 26导弹与歼 – 20隐形战机协同突袭,摧毁80%防空雷达与指挥中枢,智能巡飞弹蜂群瘫痪敌人电网、通信节点。

6 – 24小时:数字化合成旅突破防线,99A坦克集群在反无人机电子压制的协同下发起冲锋,对于重点军事目标,解放军发动饱和式火力打击,摧毁防线。

24 – 72小时:模块化浮桥系统跨越第聂伯河,无人机蜂群实施心理战广播。结果呈现:不管什么样的防御体系在72小时内就会崩溃。这种闪电战模式完全颠覆俄乌战场经验。北约情报支援体系,在中国全频谱电磁压制下成为摆设。

俄乌冲突,俄军换成解放军啥结果?美专家:3天内就能击败乌军

中国军事实力的跨越式发展,本质是降维打击。俄乌冲突中,俄军70%电子元件依赖进口的窘境,反衬出中国41个工业大类的全产业链优势;美军引以为傲的“星链”系统,在北斗厘米级导航前相形见绌。

这种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安全格局。当北约国家还在讨论是否向乌克兰提供F-16时,中国军工体系已实现“生产即研发”的迭代速度—,山东某无人机工厂的智能生产线,每72小时就能推出改进型号。这种将民用科技与军事创新深度融合的能力,使得战争潜力评估从“现有装备盘点”转变为“工业体系解构”。

当然,上面的说法,只是片面的推测,即便是美国人设想的“三天击败论”,依然只是纸面数据的推测。虽然战争没有这么儿戏,但客观揭示出现代战争规则的深刻变革。战争打得是科技,是产能更是后勤,即便是强如俄罗斯这样的国家,面对现代战争仍被拖进了泥潭。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很对,科技就是战斗力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tuot.cn/28441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